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新車保持井噴之勢,連續多年據世界第一位。而與此同時,新車銷量增長率連年下降已是不爭事實。主機廠行業上游希望通過推新迭代、新能源無人駕駛等技術的應用,挖掘新興汽車消費需求及需求人群,保持汽車消費的穩定提升。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車聯網作為其中的關鍵技術,以及僅次于以PC為主的互聯網以及以手機為主的移動互聯網的第三大互聯網實體,自然引起了國際各大互聯網巨頭的搶占。2015年1月22日,百度官方正式宣布,百度車聯網戰略將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發布。至此,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互聯網三巨頭全部參戰車聯網系統爭奪戰。
車聯網到底是什么,其產業鏈是怎么組成的,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什么?下面讓我們來細細了解一下。
/ 車聯網是什么 /
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定義: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車聯網就是為了滿足車輛在各個環節中的安全、效率、管理等方面需求而建立起的一個大型交互網絡。
就目前看來,車聯網的安全應用包括車道偏移警告、路面異常警告、變道超車輔助系統、汽車信息記錄、超視距信息傳遞、電子路標、防疲勞駕駛等;交通應用包括基于多種數據的旅行路線規劃和時間預期,基于車路協同的高效率不停車收費等等。

/ 車聯網產業鏈淺析 /
車聯網產業鏈主要由汽車制造商、TSP、電信運營商、軟硬件技術提供商、車主組成。其中汽車制造商位于產業鏈起點,是車聯網的主導角色。
汽車制造商
汽車制造商是整個車聯網產業鏈的起點,在整個產業鏈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在發展車載智能信息服務系統方面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傳統車企在互聯網方面經驗難免不足,所以車企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化出行方案是行業的一個趨勢。
比如:
“廣汽集團與深圳騰訊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車聯網服務、智能駕駛、云平臺、大數據、汽車生態圈、智能互聯網營銷等領域進行業務合作?!?/span>
“2015年3月,上期集團與阿里巴巴雙方各出資5億元人民幣,合資成立了互聯網汽車基金,并成立雙方的合資公司—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span>
“2015年7月,吉利與科大訊飛開展合作,致力于智能人機交互、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汽車電子智能化、智能車聯網平臺等方面?!?/span>
……
TSP
TSP即Telematics services provider,車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在整個產業鏈中居于核心地位,上接汽車、車載設備制造商、網絡運營商,下接內容提供商,誰掌控了Telematics服務提供商,誰就能掌控Telematics產業的控制權,因此,Telematics服務提供商也就成為了汽車制造商、電信運營商等廠商力爭的角色。目前TSP主要由汽車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占據,典型代表有通用的OnStar,豐田的G-BOOK等等。
電信運營商
網絡作為車聯網的基礎設施自然是必不可少,電信運營商在其中的位置也就不言而喻。目前,我國國內三大運營商積極地參與到了車聯網的建設中,在前裝市場中與各大車企合作,為車主提供上網通道,收取費用;在后裝市場中由于擺脫了汽車廠商的制約,不再受具體車型影響,運營商可以直接展開TSP服務。

軟硬件技術提供商
軟硬件技術提供商為TSP提供車載智能終端,主要根據汽車廠商的設計方案,將相關軟件系統、電子元件、芯片等設備進行集成安裝,生產出適合不同車型的車載終端。
比如索菱一直在不斷豐富產品線,持續圍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聯網應用及商用車市場的拓展,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智能化、專業化、個性化的行車解決方案。
車主
車主是車聯網的最終使用者以及費用支付者,他們對車聯網技術體驗要求很高,費用支付上也傾向于車輛購買、軟硬件購買、內容使用及網絡通信等。
/ 車聯網未來發展方向 /
各廠商執行統一標準
就目前來說,不同車企的車載系統之間不能夠互相兼容,比如通用的OnStar,寶馬的idrive,用戶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車主來說去熟悉一個新的系統學習成本太高。拿手機來舉個例子,手機上有iOS、Android兩個大家熟悉的系統,車聯網系統未來有可能與手機趨同。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技術基本成熟,然而再好的無人駕駛技術也需要網絡支撐,5G時代即將到來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提到無人駕駛的應用,前有百度李彥宏乘無人車前往會場,現有深圳無人公交初上路,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無人駕駛已經來了。

多交互方式
當你駕車行駛你在高速路上的時候,用手去進行觸摸操作難免會分散注意力,造成安全隱患。于是,語音交互功能開始實現。Google glass,MYO腕帶,leap motion等產品都可以放在車上作為終端進行操作,在未來,是否有加入其它交互方式的可能呢?
車聯網是物聯網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也是智能汽車和智能城市的未來標志,它沒有大部分人認為的“在汽車上上網”那么簡單,也沒有科幻電影中的無人駕駛那么遙不可及。理清概念以及產業鏈,才能更清晰地撥開車聯網的迷霧,看清車聯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