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ofo宣布完成E2-1輪融資8.66億美元。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澋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再次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最高融資記錄。
看到E2-1輪融資時,可能很多人會一臉茫然,A、B、C、D輪大家都知道,可這E2-1輪是什么鬼?
由于現在互聯網公司融資輪次越來越多,單純的A、B、C、D輪已經無法滿足日漸增多的融資次數,于是有了A1、A2、A3、A4等各種分法,ofo早在17年7月就已經完成了E輪融資,此次E2-1輪融資的命名,似乎也預示著戴威將在行業奮戰到底的決心,只不過,這顯然是一場比想象中還要漫長的持久戰。

縱觀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無疑是一個第一梯隊持續燒錢,第二三梯隊茍延殘喘的戰場。戰場之外的我們也許不以為意,可是當我們回顧ofo的融資歷程,才會發現街邊一輛輛小小的共享單車,原來是資本不斷燒錢的見證者。
根據數據顯示,ofo在本次融資之前,共融資約13.5億美元,前段時間抵押資產小黃車獲得了17.7億人民幣,兩者一比較,ofo兩年時間燒了70億,保守估計也有60億。60億換來的是全國各大城市的運營體系、ofo開發的軟硬件、上億用戶數據、ofo公司運營體系,除此之外,就是ofo在共享單車行業份額第一的名頭。

然而,VC并不關心誰第一誰第二,VC關心的是投資回報。在盈利模式不明確還要持續燒錢的情況下,資本跟進的速度也在放緩,甚至許多老股東已經不再跟進。此時進入市場的投資者看重的也許不再是短期的投資回報,而是更長遠的布局,比如阿里。
再來說說ofo這輪融資。據ofo方面表示,本次融資采取股權與債權并行的融資方式,ofo將在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獨立發展。
什么是股權與債權并行的融資?我們知道,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債權融資,另一種是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指通過出讓部分企業所有權的方式來引入新的股東;債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融資,通俗點來講就是借錢,到期需要支付利息及本金,一般用來解決企業運營資金短缺的問題。之所以采取這種融資方式,源于之前ofo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換取了阿里共計17.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發展是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一直堅持的初心,這位從北大走出來的創業者希望擁有的是不被他人操控的獨立意志。
當投資人之一的朱嘯虎認為“ofo與摩拜唯有合并才能盈利”時,戴威卻堅持自己的觀點,“我覺得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边@也許是導致朱嘯虎決定套現ofo股份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大股東滴滴已經準備ofo跟摩拜合并事宜時,ofo卻始終未將合并納入考慮范圍。這一舉動或多或少讓滴滴下定了放棄ofo的決心。
然而,此次融資完成后,阿里將正式進入ofo董事會,ofo內部將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滴滴、阿里的影響下,ofo自身在董事會的話語權實際上已被稀釋,未來還能否堅持獨立發展,這點需要時間驗證。

戴威認為,“共享單車這個事情從本質上講是B2C的商業模型,你開一家肯德基、我開一家麥當勞,都有機會去掙錢、去盈利、去上市?!?/span>
在戴威看來,像滴滴與快的那種純線上平臺合并的幾率比較大,雙方需要爭奪司機,在雙方競爭之下導致獲客成本增加,邊際利潤暴漲,這樣合并才有盈利預期。他覺得共享單車行業合并幾率小,合并動機不強。

滴滴、快的合并主要是線上資源的整合,線下的教育成本無非是讓司機從一個APP轉移到另一個APP。然而共享單車屬于重資產運營模式,除了線上平臺整合之外,幾乎所有資源整合都在線下進行,這也使得ofo與摩拜缺少合并的動力。特別是在雙方背后主要資本都想獨享一整塊蛋糕的時候,合并更無可能。
滴滴與ofo關系緊張已是路人皆知。此前滴滴對ofo進行了四輪投資,其中三輪都是領投,最近一輪發生在17年7月,而此次融資卻沒了滴滴的身影。事實上,滴滴收購了小藍單車的品牌和資產,內部還孵化了自己的共享單車項目。滴滴已經放棄了將ofo納入自己的戰略體系,卻不愿放棄對滴滴的控制權。
戴威想通過引入阿里資本的方式來擺脫滴滴的控制,于是采取了資產抵押的方式。根據《中國企業家》的分析,“如果ofo沒有達到和阿里的對賭要求,也沒有收獲新一輪融資,ofo將沒有能力償還欠款,如果借款不轉為ofo的股份,作為抵押物的自行車就會被阿里收走。這種情況下,ofo就失去了大部分核心資產,滴滴持有的ofo股份價值大幅縮水”——這個舉動,完全是在逼迫滴滴未來接受阿里轉股。
再說說到市場布局廣泛的騰訊。騰訊在共享單車領域提前布局,可謂是占盡了先機,先是自己投資了摩拜,隨后以騰訊微主要股東的滴滴又投資了ofo,行業第一第二看起來都盡在騰訊囊中,卻不曾想中途殺出個程咬金。阿里后發制人,強勢入股ofo,瞬間逆轉了局勢。
本次融資之后,阿里已經掌握了行業前三中的兩個,一個是在一線城市和摩拜互拼的ofo,一個是在二線城市迅速發展的哈羅單車。反觀騰訊,目前能掌控的只有摩拜。在ofo、摩拜并立的情況下,ofo燒錢,摩拜也必須跟著燒錢, 不跟,那就只能出局。阿里的加入,讓這場燒錢的戰爭變得更漫長。

阿里之意并不在意ofo那堆單車,甚至不在ofo這家公司,阿里在意的是共享出行這個場景,控制頭部企業無疑是掌握行業最簡單粗暴地方法。
說到底,這實際上是阿里和騰訊關于用戶短距出行場景的爭奪,滴滴與快的合并,阿里可以說是輸給了騰訊,這一次,阿里勢在必得。滴滴或許是其中一個執行者,而ofo的存在,或者只是一個博弈的戰場而已。
??